哈工大计算机专业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最早的计算机专业之一。计算学部整合哈工大本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一流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并统筹威海和深圳校区计算机学院,旨在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计算学科群,探索一校三区计算学科“共建、共享、互通、互补”的新机制,推动计算技术、人工智能与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学部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和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在2017年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并跻身ESI排行榜全球前1%。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计算机专业创建于1989年,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开始招收培养第一届本科生,2002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004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同年成立软件学院。学院与校本部共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软件工程和网络空间安全国家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服务科学与工程五个本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山东省重点建设学科,软件学院入选山东省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有山东省“服务科学与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哈工大(威海)-华为数通创新实践基地,获批2023年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学院依托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一流”建设学科的优势,秉承哈工大计算机学科“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的人才培养理念和软件学院“国际化、工业化、高质量、高标准”的办学宗旨。坚持哈工大计算机教育“金字塔”体系、新工科“π型”方案和“三全育人”模式的学生工作体系,按照“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质量、统一品牌”的哈工大规格,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教育基础设施体系、教学管理与保障体系、教学实施与执行体系、教学与课程体系,以及面向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全面的综合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广泛的爱好与兴趣,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高尚品格的具有可持续竞争能力的计算机和软件工程技术拔尖创新人才。按照计算机和软件工程两个大类进行招生,设置有5个全日制本科教育专业。计算机类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两个新工科专业(2019年获教育部批准);软件工程类设有软件工程专业和服务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专业(2020年获教育部批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共享校本部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建有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学院汇聚了一支由院士、教学名师、教学带头人牵头,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结构多元、知识宽厚、教研并重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9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7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34人),包括教育部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人、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1人、山东省高层次人才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蓝色汇智双百人才”1人,山东省高层次青年人才2人,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人,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学院拥有来自校本部的双基地兼职教授8人,含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此外,学院还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兼职教授15人和来自华为。百度、浪潮等知名厂企业的工业界兼职师资队伍60余人。
最后更新于2024年9月1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