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哈工大(威海)计算机学院召开竞赛工作专题会议

发表时间:2025-04-07 | 作者:李宪营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指导工作的质量与成效,继续深入落实《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加强高水平科技创新竞赛激励的若干意见》,3月27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召开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工作专题会议。学院副院长张维刚、党委副书记孙江燕、辅导员李宪营及教师代表参会,会议由孙江燕主持。

李宪营系统汇报了学院的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工作体系,重点聚焦“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和“哈工大本科生学科竞赛加分项目”,逐一分析了已立项的20项赛事(保研11项、榜单9项)上一年度的参赛和获奖情况,并对各项赛事的主题特色做了解读

会议还特别邀请指导学生科创竞赛经验丰富且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的计算机基础系系主任张小东副教授和软件工程系张华副教授做经验分享。

张小东提出了“核心驱动型”团队建设模式,他以自身竞赛指导经验为例,主张通过“老带新”机制实现经验传承,建立选题论证—技术攻关—模拟答辩”三阶培育流程,明确核心成员权责以培养学生领导力与责任感。  

张华分享了“课程+竞赛+科研”的融合体系,他将《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课程与蓝桥杯、人工智能创意赛对接,建立“兴趣驱动+需求导向”双轮机制,聚焦人工智能、智慧养老等领域,推进校企共建实验室和“实验室—竞赛—创业”成果转化链条。

孙江燕重点解读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加强高水平科技创新竞赛激励的若干意见》,并对上一年度学院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工作进行总结。她鼓励与会的青年教师要充分发挥竞赛育人功能,将专业课程建设与竞赛指导有机结合,构建"课赛融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扩大学生参与覆盖面,着力提升竞赛作品的技术含量和创新价值,实现参赛规模和获奖层次的双突破。

张维刚在总结中强调竞赛育人对“四类杰出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希望青年教师要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他鼓励青年教师要积极组建跨学院、跨专业的指导团队,通过榜单赛事的竞赛平台持续打磨优质项目,以高水平竞赛成果反哺教育教学改革,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注入新动能,切实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